【“三风”建设】⑧持续打造优质课堂,这个老师坚持板书22年!
【开栏的话】风正好扬帆,奋进正当时。进一步推进教风、学风、作风(“三风”)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动“五育”并举,巩固和提升“浙财金生”培养质效的关键举措。为宣传学校在进一步推进“三风”建设中的做法和成效,特开设专栏,讲认识、谈举措、展成效。
一块白板、一支水性笔,满屏跃动的数学公式与符号,这是学校数据科学学院刘红丽老师《高等代数》的课堂,用板书与PPT的“黄金组合”打破教学边界,获得了学生的点赞,同学们纷纷留言:“超级推荐!讲得太好了!”刘老师用板书勾勒的不仅是矩阵与方程,也是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勤于钻研、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的示范,更是学校“三风”建设的生动注脚。
刘红丽是数据科学学院的资深老师,主讲专业核心课程《高等代数》,这门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复杂,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刘红丽说,传统板书和PPT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可以突破单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板书是老教师的传承”
从2003年6月开始,刘红丽任教于浙江财经大学,板书教学的习惯,伴随了她22年的授课生涯。
“在我刚入职时还没有课件,大家都是一版一版写满整个黑板。”刘红丽说,自己的板书技巧是从老教师那里传承下来的,她回忆道,“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也教我们板书怎么样设计比较好。”
当时学到的“分块”板书形式,刘红丽至今仍在使用。入职之初她严谨地在黑板上用分割线格出几块书写比较整齐的步骤,再留有一块空白作为随意发挥书写的部分。这种看似简单的板书设计,实则经过精心考量,既保证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为课堂上的即兴发挥留出了空间。学生们常常会发现,刘红丽在黑板上随手写下的几笔,不仅美观,还能够清晰地展现解题的思维过程。
“传统与数字的结合”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刘红丽并没有摒弃传统板书,而是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起来。
刘红丽的课件内容清晰明了,主要呈现定义定理、例题及其详细解答步骤,而思维推导过程则通过板书来展示。“课件可以帮助同学课后复习或者反复练习课后习题,而板书是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知识结构和解题思路。”当遇到一些复杂的计算时,刘红丽会一边在黑板上书写,一边讲解每一步的思路,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够跟上她的思维节奏。
课件和板书内容相互交叉辅佐,定期更新。例如板书上帮助同学理解记忆的内容大有成效,刘红丽也会将其整理编辑到PPT上,便于同学课后查看学习。
“这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高代这门学科真的很抽象,很多定义不能按照平常的理解去解读,只能根据一些已经学过的定义去计算和证明。”班上的张静雯同学起初对此很苦恼。
针对同学对这门学科的负面畏难情绪,刘红丽坚持通过板书时与学生的互动来调动启发式、探究式的课堂氛围,带动同学积极地去思考去推导公式,“我会结合学过的知识点在板书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还有自己临时想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和课上额外增加的习题,我也会尽量体现在板书上。”
刘红丽会通过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连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从具体例子慢慢到抽象概念的印象。她先抛出一个学过的定义定理,在过渡到另外一个难点时穿插介绍两个知识点相关联相结合的部分,最后一笔带过前一个知识点,再进入下一个难点的讲解。“刘老师的课堂逻辑特别通畅,内容特别丰富,上课特别有激情!”课上的同学表示。
当讲解到线性空间这一抽象概念时,她能巧妙地联系学生在高中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在黑板上,她一笔一划地绘制坐标系,让学生们清晰地看到三维空间是如何一步步拓展到n维空间的。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让学生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再困难。
“亲切的红丽姐”
对于刘红丽而言,“教”与“学”是相长的。“同学们问我的问题给予了我灵感,我讲到相关知识点想到可以通过相似题目板书来引导他们理解这个概念。”这些始于灵光一现的部分,被刘红丽书写于黑板上,帮助同学理解难懂知识点。而这个时候,板书也起到收束她的发散思维的作用。“当思维在板书上呈现时,我对它进行整理和补充,这样可以让我以更细节,更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
在学校课程评价系统和社交平台上,同学们纷纷留言称赞,有学生称赞她为“亲切的红丽姐”,并说:“刘老师的课堂才是我理想中的大学课堂,既感受到了传统板书的魅力,又享受到了现代技术带来的便捷和丰富。我将永远追随红丽姐!”
“跨学科的教学”
刘红丽表示,高等代数与线性代数等基础性课程的学习对于把握整个学科以及跨学科学习至关重要。高等代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现在的学科学习中,作为后续课程的基础与实际应用中的有力载体,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刘红丽希望推进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领域。
“未来的学科知识无论是运用于机器还是人工智能中,跨学科的思维能力都尤为重要。”刘红丽说,“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对于高等代数的实际应用具体的案例介绍得比较少。我在努力,想要把跨学科里比较深刻的知识,以比较浅显的例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案例中形成对学科不一样的认知。”
(记者:黄瑞 李雨濂;摄影:仵博毅)
上一篇: “国际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下一篇: 学校举办教学成果奖建设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