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丨郑家兴:教风学风双轮驱动,五性螺旋共育英才
郑家兴,副教授,博士,财政税务学院国际税收系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税收理论与政策,长期讲授本科生《国际税收(双语)》《中国税制》《国际税收协定实务与案例》课程以及研究生《国际税收专题》课程。获浙江财经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第四届二等奖,获2023年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案例、财政税务学院2023年教学竞赛一等奖;主持完成2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参与完成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国际税收专题》建设项目;指导学生获得2023年全国本科院校税收风险管控案例大赛一等奖、2023年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郑家兴老师始终向前辈教师学习,致力于教学的不断革新与提升。《国际税收(双语)》作为承担“传经世济国之道、授身体力行之法、育革故鼎新之才”三重使命的专业课程,郑家兴老师通过系统性教学改革,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这种创新实践既呼应了学校教风学风建设要求,又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涉外财经人才提供了新范式。
针对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中的“大水漫灌”问题,郑家兴老师通过“四维重构”教学内容体系,绘制思政元素地图,将国际税收协定、跨境税源管理等核心知识点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税收主权意识等思政要素深度融合,形成“专业知识+价值引领”的复合教学模块。这种“滴灌式”融合模式既保证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又实现了思政教育的自然渗透。
郑家兴老师采用“五性螺旋推进”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入—知识讲解—案例解析—政策建议—价值升华”五个环节的递进式设计,引导学生在国际税收争端解决、数字经济税收规则制定等真实场景中,逐步建立“全球视野—中国立场—责任担当”的思维框架。这种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既符合学校学风建设中“四维联动监督”要求,又通过情景化学习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为破解传统课堂“以教为中心”的局限,郑家兴老师构建“高阶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思政案例,通过“线上讨论+线下汇报”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经过多轮教学实践,郑家兴老师取得的课程思政创新成果呈现多维辐射效应。该课程的成功实践,为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浙财方案”,也为学校“三风”建设注入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新动能。
谈及心得体会,郑家兴老师深刻认识到,教风与学风宛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他认为,教风是教学的灵魂所在,体现为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高度负责和严谨态度;学风则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反映出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郑家兴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在教学一线深耕细作,不断优化教学创新举措。他计划通过“深融合”,进一步深化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让思政元素更加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拓平台”,拓展线上线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 “树品牌”,打造具有特色的教学品牌,推广 “三位一体” 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郑家兴老师坚信,只要教风与学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财经人才。他将继续努力,为学校的“三风” 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的桥梁。
上一篇: 校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丨朱凌:教学创新开妙境,教风学风促相长
下一篇: 校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丨胡祁:创新赋能教学,教风浸润学风